日本将取代德国和意大利,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太阳能市场。据报道,日本已经做好准备,取代上述两个欧洲国家,成为仅次于世界太阳能市场领导者——中国的第二大太阳能市场。目前,经济产业大臣Yukio Edano将太阳能电力的价格提高为工业用户支付的传统电力价格的三倍。彭博社新能源财经预测新增加的3.2G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公布《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家用热水器推广企业和目录(第一批),获得补贴的节能燃气热水器设定其能效门槛为1级,而目前只有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才能达到能效1级水平。万和冷凝式燃气热水器35个型号共计70款入围国家节能补贴产品目录,享受200元/台——
内胆保用三年是极限?还是保用五年是极限?最近,源自德国的高端电热品牌奥荻莎高调宣布:柏林系列享受VIP顶级服务——内胆终身保用! 众所周知,内胆是电热水器最核心的部件,电热水器质量的好坏,寿命的长短,最关键的也是内胆。为此,行业出现了品类繁多的各种材质内胆,并
7月13日,由广东家电商会、慧聪网等机构主办的“2012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峰会——暨广东省家电商会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在广州电视塔(小蛮腰)拉开帷幕。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广东家电商会会长李东生、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格力电器公司前董事长朱江洪、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
时下最热的话题除了炎热的天气外,当然就是节能补贴和阶梯电价了,“节能”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家电最为关注的因素。那么,如何选择节能家电,降低电费支出呢?记者也进行了重点的调查。以家中的用电大户电热水器为例,记者发现,很多品牌产品能效等级都是标的一级、二级。那是不是一样的能效等级,
作为中国家庭保有量较高的电热水器在端午节市场销量仍高居销量榜首。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受阶梯电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电热水器速热和节能的需求显现出明显走高趋势。作为连续领跑行业14年的热水器品牌,海尔热水器半隐藏系列凭借行业领先的速热和节能效果,在端午市场一路高歌,成为很多换
继冰箱、洗衣机、热水器节能补贴推广实施细则出台后,国家相关部门于16日公布了节能产品推广企业及目录。对热水器行业来讲,高门槛、高技术限制和高额度补贴成为此次热水器节能补贴的最大特点。作为行业首个系列推出节能减排解决方案的热水器品牌,海尔申报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全部达到补贴标准,充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公布《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家用热水器推广企业和目录(第一批)》。据悉,国内燃气热水器销量最大的企业——万和以其雄厚的冷凝核心技术,旗下的高效节能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共有35个型号计70款产品成功入围,是燃气热水器行业内中标产
据国家相关部门消息,备受瞩目的热水器首批节能补贴名录终于昨日出炉,主流热水器企业展开激烈角逐,各有节能产品上榜。以燃气热水器为主体、产品线覆盖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的万和被业内看好,在本次节能补贴名录中共有51款节能产品上榜,为其成就未来热水器市场大赢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首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家用燃气热水器推广目录公布。万家乐凭借在冷凝技术领域的强大优势,及冷凝热水器行业标准编制单位身份,共有30个型号60款一级能效产品入围燃气热水器节能补贴目录,成为行业第一,也是热水器领域最大的节能补贴惠民企业。万家乐负责人表示,对于国家扶持产业的
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的节能补贴细则6月4日晚发布,至此五大类家电产品的节能补贴细则全部出齐。其中热水器的补贴额度最高,单台最高可享600元补贴。这直接刺激了资本市场,昨天热水器板块的股价全线飙升。 但多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指出,经济大环境未有根本变化,补贴新政对家电销量
继出台高效节能平板电视和节能空调的推广实施细则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近日下发高效节能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和热水器的推广实施细则,明确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支持这些产品的推广使用。 实施细则规定,高效节能家用电冰箱补贴标准为70元/台―400元/台,高效节能电动洗衣机为70元/台
继家电下乡、建材下乡之后,中央又推出新一轮的惠民措施。5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研究确定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据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霍志臣透露,太阳能热水器已被纳入国家节能家电推广
今年以来,受困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太阳能光热行业也是一片唱衰之声,随着行业洗牌的进一步加剧,倒闭和退出已经不再局限于作坊型小企业,不少品牌企业也开始陷入发展的困境。 洗牌开始向品牌企业蔓延 近期,浙江美大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关停清算的消息多少让人唏嘘不已。实
日前,《带辅助能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大于0.6m3)技术条件》和《带辅助能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大于0.6m3)性能试验方法》两项国家标准审定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标准院、国家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的专家以及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齐聚一堂。会上成立了这两项标准评定委员会